-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央金融办、证监会、央行等联合印发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推动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权益投资比重”的重要决策部署,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
-
保险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启示
中国证监会在近期表示,将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其中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无疑是重大利好。当然市场能否就此走牛,还不好说,毕竟还有贸易战的灰犀牛在。保险中长期资金入...
-
A股中长期资金入市硬指标明确,有何影响?
证监会主席吴清1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
证监会大力推进权益类基金发展,提高中长期资金占比
4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在做优做强公募基金主业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等优质金融机构依法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积极鼓励产品及业务守正创新,提高中长期资金占比,强化行业基础设施建设。...
-
“只争朝夕”的重磅利好,A股为何不认?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年关将近,中国股市投资者或许难免发出如此慨叹——尽管五大部委“只争朝夕”地赶在A股开盘前发布重磅利好,但1月23日市场仍然上演了冲高回落的剧本,并未如“924新政”行情那般高歌猛进振奋人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和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
-
证监会部署2022年七大重点任务,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
1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投融资总体平衡。会上部署了2022年七大重点任务:坚持稳字当头、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突出“稳增长”、坚定不移推进制度型开放、推动监管关口前移、...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顶层设计来了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
-
救市有效吗?够呛!
近期一行两会领导一起发声并出手救市,股市接连暴涨两天。但好景不长,股市又开始回调。有人说救市从来就没成功过。但随即美股暴跌,A股却坚挺,很多人又觉得中国股市是政策市,救市应该会成功。那么到底救市能不能成功呢?让我们看看自从A股设立以来的各轮救市情况。根据我个人统计,在2018年之前,A股救市一共有...
-
全面降准今日落地,1.2万亿资金入市
12月15日,年内第二次降准落地。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全面降准有助于保持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此次降准将有效缓解部分房地产企业信用危机,降低房地产行业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的概率。...
-
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表态之后,A股牛市可期?
今日(9月11日)A股低开高走,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和科创板指等四大指数均以上涨收盘,沪深港通、大盘资金均呈现净买入状态,总体一扫上周阴霾,迎来本周开门红。显而易见,A股今日表现“异乎寻常”,不仅与上周末利好消息存在一定关联性,更与央行罕见在上午盘中发布有关8月份金融数据的举措与央行突发表态...
时间:
作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