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商潮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鲍威尔最新发声向市场传递了什么信息?

2025-03-10

 3月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就美国经济形势、利率政策以及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政策变化发表讲话。鲍威尔发言释放重要信号:美国经济稳健,通胀接近目标但不确定性犹存,美联储不会急于调整政策利率,而是选择保持耐心。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鲍威尔的“战略耐心”背后的深意

当地时间2025年3月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货币政策论坛上的讲话,在市场看来或许并无太多突破,仍然是熟悉的措辞:“不急于采取行动”、“等待更明朗的前景”、“通胀回归2%目标”。

然而,透过这些看似保守的措辞,我们可以看到美联储在全球经济结构性调整中的新策略,以及更深层次的逻辑:货币政策的权重如何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重新配置?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依赖是否已经达到拐点?全球资本流动的格局将如何受影响?

鲍威尔的讲话实际上隐含了三大深远影响:

1. 美联储正从周期性政策调整向结构性政策框架优化转变——耐心不再是战术,而是战略。

2. 金融市场与政府政策的相互作用正在经历“范式转换”,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可能被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逐步侵蚀。

3. 通胀控制的复杂性加剧,美联储可能被迫接受更高的通胀中枢,同时应对潜在的滞胀风险。

从周期调控到框架优化

在以往的经济周期中,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大多围绕短周期变量,如通胀、就业市场、GDP增速等进行动态调整。然而,鲍威尔的讲话凸显了一个关键变化——美联储正在从周期性调控向长期框架优化过渡。其政策立场不再是短期应对市场波动,而是着眼于长期经济结构变化,试图在一个更复杂、不确定性更高的环境下构建新的政策范式。

这一点从鲍威尔的措辞变化就可见端倪。他强调,“政策不是按照预设的路线进行的”,并指出“随着经济形势的演变,美联储的核心任务是将‘信号’与‘噪音’区分开来”。这句话的含义在于:美联储已经不再盲从市场预期,而是更加依赖自身的政策框架进行独立判断。

为什么耐心变成了一种战略?

过去,美联储通常在经济数据发生较大偏离目标时迅速反应,例如2019年美联储在贸易战和全球经济放缓压力下迅速降息。但如今,即便市场已经押注2025年美联储可能降息75个基点,鲍威尔仍然坚持“等待”的立场。

这种转变表明美联储不再愿意被市场绑架,过去的“市场至上”模式可能在逐步让位于“政策自主”模式;美联储正在构建更具韧性的政策框架,政策不再围绕短期市场情绪波动,而是基于更长期的经济趋势进行调整;对经济软着陆的信心增强,鲍威尔强调,当前美国经济“总体处于良好状态”,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即便维持当前利率水平,经济仍然可以实现稳定增长。

换言之,美联储正试图调整自身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从一个“市场被动反应者”向“规则设定者”转变。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市场的“范式转换”

在鲍威尔的讲话中,一个重要的信号是政府政策(财政、贸易、监管等)对经济影响的上升,而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相对缩小。这表明,市场可能正处于一场从“货币政策主导”向“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主导”过渡的范式转换。

财政政策的影响力上升

鲍威尔明确提及特朗普政府在贸易、移民、财政政策和监管四个领域的重大调整,这些变化的累积效应可能比单纯的利率调整更具决定性。这与过去几十年货币政策主导市场的模式有所不同。具体来说,财政政策的上升体现在:

• 特朗普政府加大财政刺激(减税、基建支出等),可能部分抵消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

• 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更大,而非单纯的利率水平。

• 移民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劳动力市场,从而间接影响通胀和经济增长。

这一趋势意味着,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需要在更复杂的政策环境中进行调整,其独立性也可能受到挑战。美联储的角色将不再是单一的“经济调控者”,而是需要与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共同协调,成为一个更复杂的博弈主体。

通胀控制的复杂性

通胀问题仍然是当前全球经济的核心挑战之一,而鲍威尔的讲话则透露出一个关键信号:美联储可能被迫接受一个更高的通胀中枢。

为什么通胀治理变得更加复杂?

• 供应链因素未完全修复:特朗普政府新的贸易政策(如额外关税)可能推高进口价格,导致通胀压力上升。

• 工资增速超预期:鲍威尔提到“工资增长速度快于通胀”,这表明美联储可能面临更强的工资-物价螺旋上升压力。

• 金融市场对降息的预期过高:市场押注美联储将降息,而美联储的观望态度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剧,从而加大通胀预期管理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而通胀仍然居高不下,美联储将面临一个典型的滞胀风险。这种情况对货币政策来说极为棘手——降息可能助长通胀,而不降息可能抑制增长。鲍威尔在讲话中强调,通胀回归目标的过程“崎岖不平”,这可能意味着美联储已经意识到未来通胀管理将面临更多挑战。

新一轮全球金融博弈的起点

鲍威尔的讲话虽然表面上强调“耐心”,但实际上透露出更深层次的政策转向:美联储正在构建一个新的政策框架,财政政策的影响力正在上升,市场需要适应新的通胀管理模式。这对全球资本市场、汇率政策和跨国资本流动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全球投资者、企业和政策制定者都需要重新评估:在一个货币政策影响力下降、财政和产业政策主导的新时代,谁将成为新的规则制定者?市场如何重新定价风险?全球资本流动将如何重新洗牌? 这些问题,可能将成为未来几年的核心议题。(财富中文网)

作者王衍行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副秘书长、财政部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杜晓蕾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