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系列召回事件以及投资者对该公司前景的担忧,Cybertruck销量大幅下滑,特斯拉正下调该车型的生产目标。自1月起,特斯拉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的Cybertruck生产线工人陆续被调往Model Y生产线。
特斯拉削减Cybertruck的生产线员工并下调生产目标,这是特斯拉的不祥之兆。
特斯拉近日宣布削减Cybertruck生产线员工、下调产量目标,这绝不仅是一次生产调整,而是一种警示——一家曾引领时代浪潮的公司,正悄然步入战略失衡的危险临界点。
Cybertruck,本应是特斯拉冲击高端皮卡市场、重塑电动车定义的尖刀产品,如今却在销量腰斩、频繁召回、投资者信心溃散的重压下,沦为公司体系内的“问题孩子”。Cox Automotive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个月Cybertruck销量锐减至6,406辆,较上季度几乎腰斩。这不仅暴露产品本身的设计瑕疵和市场定位误判,更折射出特斯拉整体战略的迷失。
过去,马斯克之所以能屡屡打破常规,是因为他洞察到了技术、资本与文化的交汇点。而今天,随着他分心于政府事务、DOGE任职、X平台,以及星舰计划,特斯拉丧失了那种孤注一掷、敢于“在别人还在怀疑时就已行动”的灵魂。Cybertruck的失败,正是管理分散、战略漂移的缩影。
更危险的是,特斯拉对困境的应对逻辑,似乎正变得和传统车企无异。高价车型滞销,便仓促推出阉割版低价车以试图刺激销量;高端车型失宠,便祭出终身免费充电权利作为诱饵。但一切促销本质上都无法掩盖核心问题:产品力不强,品牌叙事失焦,消费者对特斯拉的期待正悄然转变。Cybertruck发布之初凭借科幻外形与电动皮卡身份收割了足够关注,但在量产后,真正掏腰包买单的人发现,炫酷设计无法抵消产品缺陷和溢价定价的现实。
事实上,Cybertruck销量低迷与连续召回,已开始动摇华尔街对特斯拉中长期成长性的信心。未来基金执行合伙人加里·布莱克预计,2025财年Cybertruck交付量将从2024年的3.7万辆下滑至2万辆。若这一趋势延续,特斯拉将在未来一年陷入“新品失利+销量承压+投资者预期调降”的恶性循环。
更值得警惕的是,Cybertruck困局不仅是一次产品失误,而可能预示着电动车市场生态的微妙拐点。随着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赛道集体提速,纯电皮卡市场从蓝海变成红海,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炫技式创新”不再买账,转而关注价格、稳定性与实用价值。而特斯拉此刻显然尚未适应这种趋势。其押宝Cybertruck的“未来感”,反而被现实需求无情打脸。
马斯克喜欢说,特斯拉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单纯车企。但科技公司最忌路径依赖与自我沉醉。眼下,Cybertruck的停滞、Model Y的增长瓶颈,以及FSD(完全自动驾驶)商业化遥遥无期,构成了特斯拉新的战略压力点。如果不能尽快重塑增长逻辑,特斯拉或将陷入类似苹果乔布斯去世后那种“产品没有爆点、品牌失去灵魂”的漫长消耗期。
特斯拉曾是改变游戏规则的颠覆者,如今却被自己设定的规则所困。当停车场愈发空旷、生产线悄然裁员,这些表象背后,或许正是未来十年新能源车产业格局重构的前奏。(财富中文网)
作者王衍行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副秘书长、财政部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杜晓蕾